search

讀《莊子》:“大鵬”意象背後的楚民俗信仰

讀《莊子》:“大鵬”意象背後的楚民俗信仰

  如果對楚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發現,大鵬逍遙,牽繫著深厚的民俗信仰資源,人不能飛而思慕著飛,就把自己的精神、甚至靈魂都託付飛鳥,託付飛鳥的雙翼。殷墟出土的一片武丁時期的甲骨,即《甲骨文合集》14294版,記錄了商人神話中四方神與四方風神的名稱:“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伇。”這裡的“風”字是根據《山海經·大荒經》中對四方風神的記載比對推釋出來的,卜辭原字是一個高冠豐羽的大鳥,郭沫若、於省吾釋為鳳,李圃《甲骨文選注》則釋為鵬。也就是說,鳳、鵬與商人天地四方結構中的四方風神相通。《莊子》中的“絕雲氣,負青天”,乘風圖南的鯤鵬,正是汲取了這種古老的民俗中風神信仰的資源而加以哲學化,從而極其雄奇地展示了道之化境。商人崇拜玄鳥,《詩經·商頌·玄鳥》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殷本紀》也記載了商始祖的這則異生神話:“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代銅器有玄鳥婦壺,“玄鳥婦三字系合書,玄字作8,金文習見,右側鳥形像雙翅展飛”;“作壺者系以鳥為圖騰的婦人,這個婦人既為簡狄的世裔,又屬商代的貴族,三字合文宛然,是一幅具體的圖繪文字,它象徵著做壺的貴族婦人系玄鳥圖騰的後裔是很明顯的。”

   大鵬楚人崇鳳,源於楚人與商人都來自東方部族。《白虎通·五行篇》稱楚祖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楚國出土器物多見鸞鳳形飾,著名者如江陵李家臺楚墓出土的虎座立鳳木雕、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虎座鳳架鼓、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三頭鳳繡絹以及鳳鬥龍虎羅衣繡樣。與莊子家族淵源有關者,有《史記·楚世家》記楚莊王以鳥自喻:“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在楚國的民俗信仰中,鳥還可能是靈魂的寄身,或具有引領靈魂昇天、或歸故里的功能。崔豹《古今注》說:“楚魂鳥,一名亡魂鳥。或雲楚懷王與秦昭王會於武關,為秦所執,囚咸陽不得歸,卒死於秦。後於寒食月夜,入見於楚,化而為鳥,名楚魂。”一頭聯絡著楚國民俗信仰,一頭聯絡著莊學淵源,還有《藝文類聚》卷九十引《莊子》佚篇: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為誰?”對曰:“子路為勇,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老子嘆曰:“吾聞南方有鳥,其名為鳳,所居積石千里。天為生食,其樹名瓊,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為實。天又為生離殊,一人三頭遞臥遞起以伺琅玕。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此段佚文可與《秋水》篇的“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相參照,雖詞意淺陋,當是莊子後學所為,且在楚人鳳鳥信仰上思想是一致的。莊子點化了這類民俗信仰的資源,化生出鯤鵬展翅的“洋洋乎大哉”的道之世界,為思想和文學開拓了宏大的精神空間。因而它又借無名人、即道之化身說:“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這就是乘鳥逍遙所能達到的蒼茫空間的詩意表述了,看來,對於楚人鳳鳥信仰的深層記憶,無疑進入莊子的思維與寫作之中。

“克仗鬥石”:遼寧奇特的端午節民俗

  端午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但遼寧省阜新和黑山地區慶祝端午節的方式卻非常特別,至今保留著“克仗鬥石”的傳統。

  “克仗鬥石”是由兩村相互擲石為戲的傳統鬥石活動,原本是村莊內部的娛樂活動,後來逐漸發展為人們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習俗。

  端午節這天清晨,兩個村子的十二三歲的小孩子,站在山丘上互相叫陣,並朝對方扔石頭;再過一會兒到了上午,由歲數較大的長者出面叫陣,一邊叫陣一邊繼續互扔石頭;11時左右,各方回家吃午飯。等到午後兩點鐘,“克仗鬥石”正式開始,這時候,種地的也不種了,小商小販也不賣貨了,家家戶戶關上門窗,跑到山丘上去看熱鬧,每個人都是興沖沖的。雙方互擲石子,在這一天,被石子打傷、打殘都不能報官、不索賠、不怨恨。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富榮鎮鄉王四營子村和黑山縣芳山鎮四方臺村距離很近,只有1.5公里。兩個村莊中間有個小山區連著,叫做寶鞍山。每逢端午,這兩個村莊的百姓都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度過端午節。

蔡立博:“哄搶”葡萄背後的大問題

  9月5日,連霍高速公路蘭州天一山莊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拉運葡萄的大貨車在急轉彎處側翻。事發後,聞訊趕來的當地村民開著汽車、騎著摩托車、腳踏車前來哄搶葡萄。眼見葡萄被人成箱成箱地抱走,貨車司機王師傅勢單力薄,攔也攔不住。王師傅含 淚告訴記者,這車葡萄一共有3000箱,價值約30萬元,除了被搶走的一部分,剩餘的葡萄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無法銷售,而“這些損失足夠讓我傾家蕩 產。”

  無論在那個省的高速路上,無論貨車運載的是玉米、辣椒醬還是葡萄……一旦貨車發生交通事故或側翻。不過數分鐘,我們就會見到有大嬸、大叔、孩子甚至老人,有拿塑膠袋、有拿蛇皮袋,有跑步的、有騎車的、有開三輪車的,無須組織都會在第一時間向事故 現場殺奔而來。在這些人的眼中,貨車一旦側翻貨物從車上掉下來,就好像失去了主人,像是老天爺掉餡餅一樣,人人有份。

  而說起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上天天都在發生,總結一下這些交通事故,要麼是特別嚴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種見了血的教訓,也許還能喚醒人們心裡面最原始的那點良知,還會樂於助人、積極救治傷者。但是像這種運載著大量貨物的車輛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而且不太嚴重,運載的貨物沒有多大損壞,也沒有重大的人員傷亡,這種交通事故往往會點燃人們內心最貪婪、最自私的慾望。這種不太嚴重又沒有血的教訓的交通事故,一般會引發“二次事故”,那就是哄搶,最終演變成大事故。前段時間,一輛運辣椒醬的貨車在高速路上側翻,立馬引來附近村民的哄搶,場面一度失控,交警對這些村民也無可奈何。

  葡萄遭哄搶反應出了人們貪婪、自私的一面。這是人的本性,但是將貪婪、自私表現的如此赤裸裸就有問題了,這種貪婪和自私是以侵犯他人財產權和利益為前提的。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社會道德日益滑坡、誠信日益缺失,再加上資源分配的不公,村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像經濟一樣騰飛,所以哄搶人家的貨物那也就不足為奇了。

  葡萄遭哄搶也反應出這些人法律意識淡薄。雖然法不責眾,但哄搶他人財物畢竟是觸犯法律的,輕則民事糾紛、重則觸犯刑法。也許在這些村民心中,只是認為拿了他一兩箱葡萄而已?能與法律沾上邊嗎?知法才懂得守法,也許他們對相關法律不清楚,才使得他 們肆無忌憚的哄搶。政府要繼續普法的同時還要針對這種群體性哄搶行為出臺管制措施,對不聽勸告帶頭肆意哄搶的人要加以嚴懲以儆效尤,以充分保障公民的財產 權。

  哄搶葡萄對這些人來說,也許只是得到了一些毛頭小利,多則價值幾百元、少則幾十元,解幾天嘴 饞而已,更談不上改變以後的命運。可這一車葡萄對司機王師傅來說那可價值不菲,損失這麼一車葡萄足可以讓他傾家蕩產、改變他以後的命運。還是奉勸一下哄搶 的人們,竭盡全力來搶奪毛頭小利的時候,稍微照顧一下別人的感受,也為他們考慮考慮。當哄搶葡萄的人笑容滿面之時,而貨主司機王師傅卻在一邊無助的流著眼 淚。


朱學東空氣汙染背後的問題

     北京的空氣汙染   2011年,我遭遇了這幾年最嚴重的呼吸系統頑症的復發,吃藥不管用。慶幸的是,我參加了公 司組織的專項學習,在北京郊區懷柔潔淨的空氣中呆了三個晚上,嚴重的症狀突然間消失無形了;就在今年7.21大雨悲劇前一週,北京一直陰霾蔽天,呼吸道系 統頑症復發,讓我連正常上班都做不到了,但那場悲 ...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揚地,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都出生於魯國,山東是一個非常有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同時,山東的飲食文化傳統民俗也是相當的出名。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山東飲食文化的傳統民俗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炊具與食具   一、炊具   鐵鍋,又稱大飯鍋、大 ...

揭秘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

  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思想得到大部分人民的認可,道教的宗旨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中國傳統的文化,並且影響著中國的民俗和傳統文化。道教的文化和中國的民俗也是息息相關,下面由小編帶大家瞭解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之間的關聯,一起來看看吧。   一、道教文化對民間節日的影響   由於古代人們對於一些 ...

詳解漢族春節的民風民俗

  春節作為最重要,隆重的民間傳統節日,代表了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使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在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慶祝春節的習俗,那麼作為最龐大的漢族,他們的春節又帶有什麼樣的特色呢?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 ...

中國民俗信仰之上香細節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上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上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 ...

黃岩民俗信仰

  【住宅】舊時磚木結構平房或雙層樓房,多畚斗樓式。"口"字形謂全透,"日"字形謂兩透,"目"字形謂三透。每透又分3間、5間"一"字形和7間"凹"字形。1986年,郵電部發行普23《民居》郵票,其中第14枚《浙江民居》是城關天長街 ...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春節民俗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 ...